目前,我國的
物流公司在物流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僅為10%。還沒有太多大型專業的物流公司企業,這是當前物流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也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物流公司市場規模在600億元~700億元,不僅規模小,而且高度分散,在1萬至1.5萬家物流公司企業中,沒有一家企業能占到2%以上的市場份額,大多數物流公司只是局限在供應鏈功能的一小部分,無法滿足客戶的一體化物流服務需求。中國最大的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指出,由于大部分物流企業是從原來的儲運業轉型而來,大都未形成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公認的物流服務標準。雖然各地的物流企業數量與基礎投資猛增,但低價惡性競爭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造成物流企業普遍業績不佳,發展后勁不足。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運輸質量和運輸效率,提高客戶服務能力,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很多物流公司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近幾年,我國的
物流公司市場以每年16%~25%的速度增長。雖然我國物流行業發展很快,但目前我國物流公司信息化應用的水平還比較低。據統計,大量物流公司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還停留于GPS、RFID等初級階段,有的企業甚至連辦公套件、企業郵箱都還不具備。這類企業占物流公司企業總數的50%以上。我國的物流企業中,中小企業占了大部分。絕大多數中小物流企業尚不具備運用信息技術處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擁有信息系統的企業,其信息化需求也多數屬于底層需求,基礎信息系統建設是目前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同時,中小企業在選購物流信息化系統時,雖然最主要考慮的是成本問題,但還要考慮企業未來的需求。大多數物流信息系統的成本較高,很多功能又用不上,但企業發展壯大之后有可能就非常需要,這就要求產品擁有全生命周期的特性,可以隨著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業務拓展而進化。當今市場上,除了博科資訊,其他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廠商還不具備提供此類產品的能力,缺少適合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嚴重制約了這類企業信息化的普及。
物流公司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目標應是針對整個企業的供應鏈綜合管理,實施企業級的信息系統建設。這樣才能跨越部門的界限,實現各個部門的數據和信息的互聯互通,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信息的集中查詢和集中發放。我國物流公司企業應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物流公司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廣泛運用計算機技術以及通信技術提高企業自身的運輸效率和服務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將企業做大做強